2019年1月29日,
石家莊建筑證書掛靠小編看到別人公司的緊急通知,沒想到證書掛靠時代真的要終結了!
什么是證書掛靠?
證書掛靠,是指個人將自己的資質證書掛靠到企業名下的行為;若掛靠人為企業員工,則企業名正言順地運用證書;若不是,掛靠人一般都會要求企業支付一定的費用。
為什么會出現證書掛靠現象?
首先介紹一個名詞--企業資質,就是企業在從事某種行業經營中,應具有的資格以及與此資格相適應的質量等級標準。企業資質包括企業的人員素質、技術及管理水平、工程設備、資金及效益情況、承包經營能力和建設業績等。有很多行業是不需要資質的,但也有很多行業比如建筑,若沒有取得資質證書,就算擁有再多的注冊資金,也不能承接施工。企業需要承接較大的工程,就需要 企業資質,就催生了證書掛靠這個行業。
掛靠市場如何?
這是我在網上隨便搜到的,價格是浮動變化的,大家可以做個參考。
一個職業資格證書掛靠一年,不需要上班就有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的證書使用費,如果需要持證者到現場的話,什么出場費、誤工費等等,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。許多非從業人員為了“掛證”而考證,形成“干活的沒有證,有證的不干活”怪象。有許多參加考試、取得證書的人根本沒有行業從業經驗,什么證書值錢就考什么。而相反很多工程行業的一線員工雖然經驗豐富,但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看書,或者年紀大不善于考試,有的考了很多年都考不過。
“掛證”市場通過中介將企業與個人相聯系并進行交易。交易額(掛靠費)每年至少幾十億元,甚至可達百億元。 督查組對國內十余家建筑企業有關人員進行了訪談,受訪企業表示,為了達到企業資格審驗、項目投標等要求,同時為了節省人力成本,大部分業內企業都有“掛證”行為,已成為公開的潛規則。比起正式雇傭有資格證書的員工,企業找證書掛靠的成本要小得多。例如,中等項目聘用一級建造師年薪30—50萬元,而掛證只需每年6-8萬元。
河北證書掛靠價格有什么危害嗎?
把職業資格證掛靠在別的單位賺錢,雖然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,看似與人無干皆大歡喜,但實際上這一行為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。一方面,這些證書掛靠的企業大多名不副實,往往是“一流投標、二流施工、三流管理”;另一方面,那些掛靠證書的人都是沖著錢來的,哪個證書值錢就去考哪個,根本沒有從事相關行業的實際工作經驗。而這,勢必會給工程質量埋下 隱患。
近些年來工程行業,并不缺乏這樣的教訓和事例。2014年底,清華附中體育館及宿舍樓工程工地發生坍塌,造成10人死亡,4人受傷。據住建部公布的處罰通知顯示,工程項目備案項目經理葉耀東就存在掛證行為。較離譜的是,某環評 的環評報告,竟是動漫 的學生從網上下載模板照葫蘆畫瓢的“杰作”。
掛證合法嗎?為什么 不管?
事實上,證書掛靠是法律法規嚴格禁止的行為。如今,違規掛證卻成了公開的秘密。造成這一尷尬局面,除了相關部門睜只眼閉只眼的縱容外,各省市社保信息不聯網查證困難也是重要原因。
現在!為什么說證書掛靠要終結了?
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,也就是說社保繳納信息已真正實現了 聯網。近期很多企業組織員工進行個稅APP填寫申報,部分持證人員注冊了該APP后卻發現,除了本職單位外,掛靠單位竟然也出現在了任職受雇單位列表中,一人受雇于多個單位的情況一覽無余。
有人說“掛證族”不注冊個稅APP不就可以了?
答案是:不行!因為個稅APP里的受雇單位信息都是根據你輸入的個人信息自動匹配的。也就是說,無論你是否注冊個稅APP, 稅務系統里早已儲存了你受雇于其他單位的情況。
通過對注冊人員社保數據進行比對,住建部、人社廳聯手摸排出“掛證存疑名單”?,F在 各地的“掛證存疑名單”均儲存在四庫一平臺供各地方主管部門下載。下面是部分已公布名單的省市(數據來源網上):
江蘇20多萬;(高考地獄模式的江蘇,終于有機會用一張 卷證明自己)
河南13.8萬,
廣東12.8萬;
山東10萬多;
遼寧5.3萬;
黑龍江4萬多;
吉林3萬多;
西安1354名(首批)。
江西目前贛州6000建造師、南昌2萬多
央企和國企也拿到了自己企業的名單